★傳產轉型升級不是夢
臺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工具、量具、研磨業專業委員會會長,同時也是中國砂輪-砂輪事業部總經理陳明山表示,砂輪是研磨工具,屬于精密加工中必要的工具/耗材,每一種精密加工多多少少都會使用到。因此,種類相當繁多但單一產品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也就是具有少量多樣特性,不過砂輪市場規模占工業產值比重雖小,卻是精密工業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刊很榮幸能夠采訪到在中國砂輪服務近40年的陳明山分享中國砂輪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高科技產業的關鍵。陳明山和剛卸下董事長一職的林心正(創辦人白永傳二公子,從母姓)是大學同學,退伍后受到林心正的邀請到中國砂輪服務。個性溫和卻總是笑容可掬的陳明山說:「一個老婆、一個女兒、一個工作和一堆朋友」,他的人生就是這么簡單。
★鶯歌小鎮中國砂輪的故鄉
鶯歌,一個制陶超過200年的小鎮,鶯歌的陶瓷工藝名聞遐耳,在鶯歌,有二家以陶瓷起家的老企業,在當地人的心中也特別有名,那就是年逾70的和成衛浴與年近60的中國砂輪,也是當地人就業的首選。
中國砂輪KINIK COMPANY,是一家年近60年的專業砂輪制造廠,為臺灣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砂輪廠,傳統砂輪在臺灣市占率達5成以上。由起家的廠房外觀,可以明顯感受到歲月留下的痕跡,廠區內雖然砂輪眾多,卻有條不紊,整齊的陳列。入口處二列工整手寫的標語「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正是創辦人白永傳鼓勵員工創新研發的最佳座右銘。
中國砂輪創立1953年,負責人
★砂輪、晶圓再生技術是轉型關鍵
砂輪研磨技術及晶圓再生技術是中國砂輪技術升級及轉型的二個關鍵。1967年與日本的三井金屬礦業株式會社技術合作,從此,中國砂輪由原本舊式的生產工廠,逐漸邁向現代化的工廠管理,奠定砂輪技術的基礎。
1985年時設立BD砂輪制造部,開始生產鉆石及CBN砂輪,慢慢跨入鉆石材料領域。緊接著在1995年投資生產PCD聚晶鉆石工具,民國1997年與工研院機械所合作開發硅晶圓再生研磨。這也是中國砂輪重要的轉折點。在1997、1998年時,開始增設PVD(物理氣相真空蒸著法)及CVD(化學氣相蒸著法)設備,著手生產鉆石鍍膜工具、模具,并利用此技術開發出相關鉆石產品,如CMP設備用鉆石碟,以及拋光耗材、Bonding Tool、鉆石晶圓等產品,由于技術完全自主,為中國砂輪未來營運奠定良好基礎。
1999年、2002年、2005年合并金敏砂輪股份有限公司、豪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金敏精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傳統砂輪、鉆石砂輪、鉆石碟、聚晶鉆石刀具的生產制造及電子晶圓片制造加工買賣業務及進出口貿易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