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于本年6月29日確定早收清單,在21項鋼鐵產品中,不銹鋼產品計有12項,未來登陸稅率將由目前的4%-10%逐次調降為零。臺灣企業生產線設備齊全,技術、質量檢驗能力佳,加上特殊鋼屬政府鼓勵發展項目及不銹鋼在全球市場已具競爭力,廠商應順此優勢,積極投入。未來臺灣不銹鋼企業只要在產量上達到規模經濟的要求,同時,成立產業研發聯盟,加強新特殊鋼材/新制程研究,延伸產業鏈,即深具國際競爭力。
2008年全球不銹鋼市場可謂悲喜交加,上半年需求一度有望反彈,以300、400 系不銹鋼而言,其出廠盤價及市場價格整體看漲;然而進入下半年,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LME 鎳、原料、不銹鋼市場需求均開始持續萎縮,2008 年第三季起,不銹鋼價格走勢全然相反,各國內需與進出口市場普遍萎靡不振,直到2009年下半年起才又逐漸恢復。臺灣不銹鋼這兩年產銷狀況亦深受這一波風暴影響,2008年產量較2007年衰退10%,為近五年來之新低,2009年需求量則跌破200萬噸,僅有178萬噸,較2008年的需求量大幅衰退23.3%;出口比例維持在五成左右,說明臺灣不銹鋼為一出口導向產業。
2009年臺灣不銹鋼之產量達240萬公噸,較2008年小幅衰退2.4%,應用產業以金屬制品業、營建業、機械制造業為主;進口量約58.9萬公噸,進口金額新臺幣377億元,以日本為首要進口國;出口量則為123萬公噸,出口金額達新臺幣933億元,以中國大陸為主要市場。表面需求量為178萬噸(包含熱軋及冷軋不銹鋼之重復統計數量)。